温溜怎么读拼音?温溜是一个穴位名词,很多应该都知道,但是对于它的读音和定位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。今天养生百科就来给大家分享下温溜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,一起来了解下吧。
温溜:wēn liū
温即温暖,溜即流通,此穴有温通经脉之功,善治肘臂寒痛,故名温溜。
标准定位:屈肘,温溜在前臂背面桡侧,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,腕横纹上5寸。
作用:温溜穴属郄穴,具有疏通经络,扩张血管,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代谢,调整免疫功能,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。
1、急性肠鸣、腹痛等肠腑病证。
2、疔疮。
3、头痛、面肿、咽喉肿痛等头面病证。
4、肩背酸痛。
侧腕屈肘,于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中点再向前1寸处取穴。直刺0.5-1寸。艾炷灸3-5壮,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温溜穴配期门治项强伤寒。
温溜配劳官治口腔炎。
温溜配足三里治肠鸣腹痛。
温溜配内庭、合谷,治牙痛。
温溜配足三里、上巨虚,有调理肠腑,行气止痛作用,治肠鸣,腹泻,腹痛。
温溜配曲池,有清热利咽作用,主治喉痹不能言。
温溜配仆参,有豁痰宁神作用,主治癫疾。
1、《采艾编》:“温溜,温者温利之气,阳明至此而注也,曰留。”
2、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在腕后,少士五寸,大士六寸。”
3、《医宗金鉴》:“从偏历上行三寸。”
4、《新针灸学:“阳溪穴之上六寸,曲池穴之下六寸。”
5、《考穴编》:“一法,偏历后二寸。”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(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