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廉是什么意思?上廉是一个经穴名,是手臂上的一个重要穴位,不过很多人都好奇上廉穴的定位。其实并不难找,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上廉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吧。
上廉,经穴名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手上廉、强壮、手之上廉,属手阳明大肠经。
上即上方,廉即边缘,此穴在局部隆起肌肉侧缘的上方,故名上廉。
标准定位:上廉在前臂背面桡侧,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,肘横纹下3寸。
作用:1.本穴为手阳明之穴,手阳明经上达于面与督脉交会,其气上达于头,故可通调头面经气,疏泄头面风热,治疗头痛眩晕,面瘫;2.通过调理阳明经气血,治疗循经的肘臂疼痛,麻木,瘫痪;3.本穴通过调理大肠经气而具有清肠利腑的作用,可在治疗腹胀,肠鸣,泄泻等肠腑气机紊乱之疾患。
肠炎、腹痛、腹泻、小便黄赤、头痛、眩晕、半身不遂。上肢神经痛及麻痹等。
直刺0.5-1寸,针感酸麻胀可向前臂、手指放散;可灸。
上廉配天枢、足三里治肠鸣、腹痛。
上廉配上廉、下廉,有通利小便作用,主治小便难黄。
上廉配下廉治小便难。
上廉配肩髃、合谷,有通经活络作用,主治上肢麻木,疼痛,痿软。
上廉配肩髃、曲池治肩、肘、臂痹痛。
上廉配气冲、足三里、下巨虚,治胃中热。
上廉配足三里、上巨虚,治便秘。
上廉配天井、曲池、外关、支沟、合谷,治手臂麻木。
《会元针灸学》:“上廉者,廉者洁也,内廉外廉之间,阳明清阳之气所会也。……居下廉之上,故名上廉。”
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在(手)三里下一寸。”
《循经考穴编》:“广注:曲池下三寸,屈肘取之。”
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小便黄、肠鸣相逐、上廉主之。”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(条)